【保養古蹟】蟲蛀及滲水或威脅磚木結構歷史建築 建築署定期保養應對自然挑戰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12/19 16:22

分享:

分享:

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(19日)發表網誌,介紹建築署保育歷史建築的工作。(局長網誌)

香港存在大量歷史建築,建築署轄下的物業事務處負責保養74個政府擁有的古蹟、135幢已評級的歷史建築和多個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。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(19日)發表網誌,介紹建築署保育歷史建築的工作。

黃偉綸引述建築署高級屋宇保養測量師(文物保育)劉令怡稱,在保養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方面,有多個層面的工作,包括管理建築物營運者通報的日常小型修葺;安排承建商定期檢測高風險的建築構件,例如木結構、天花、窗戶等,當發現有需要維修的時候,會即時處理;聘請樓宇顧問勘察樓宇狀況,有關結果和建議會用作日後預防性維修的參考;每4至5年進行預防性維修,令歷史建築能保持良好狀態及結構安全。

劉令怡又指,由於大多數歷史建築屬於磚木結構,如何應對雨水和自然環境對建築物的影響,是署方在維修保養上最大的挑戰。她以二級歷史建築香港仔蒲窩青少年中心為例,其前身為香港仔警署,位於香港仔海旁山坡。儘管建築署去年就建築群完成了預防性維修工程,包括為當中兩座大樓的中式木結構瓦頂進行復修、去除依附紅磚外牆而生的植物、堵塞磚縫等,如今新的植物又再生長;加上建築群與背後的斜坡接近,通道狹窄,令營運機構難以自行清理瓦頂去水溝的枯葉,以致雨季後曾出現室內滲水問題。

至於建築群的內部,劉令怡說,蒲窩室內的木地板曾被白蟻侵蝕,建築署需要先安排把腐木清除,再進行防腐工作,並放上白蟻藥餌,才把木板修復。另外,她說,在修復和維修舊建築時,如遇有具特色的裝置或配件,例如壁爐、天花等,建築署和營運機構都會以「修舊如舊」的原則保留並適當地進行復修。

蒲窩青少年中心經理黃沛霖表示,營運團隊沒有文物保育的專家,故平日要維修保養這幢歷史建築確有困難。當有颱風或下大雨時,如建築物受到嚴重的影響,團隊亦會作出通報。他期望在雙方的努力下,把這群歷史建築保持在最好的狀態。

一文看清「港版健康碼」登記注意事項:https://bit.ly/31pGndZ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責任編輯:黃穎津